· 财经 · 正文详情

滇金丝猴 中国独有滇金丝猴 三代“猴爸爸”在深山追了22年

栏目:财经 2021-12-07 03:28
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是中国最大的滇金丝猴保护区。

这里生活着1500多只和大熊猫一样珍稀的“国宝级”小生灵——滇金丝猴。

这里生活着1500多种“国宝”生物,像大熊猫一样稀有。

而第一只滇金丝猴的出现背后,是一段长达10年的等待与守护。

肖林是中国首批寻猴队队员,一辈子都在从事滇金丝猴的保护。他1983年来到自然保护区,待了10年,却连一只猴子都没见过。“你的主要保护对象的一些信息都没有。”

小林,中国第一支猎猴队成员,一生从事云南金丝猴保护工作。他1983年来到自然保护区,呆了十年,但他从未见过猴子。"没有关于主要受保护对象的信息。"

为进一步研究滇金丝猴,中科院开展3年的野外考察,肖林成为队伍的向导。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寻找下,终于在一次半山腰的疲劳跋涉中,肖林和队伍发现了中国第一只滇金丝猴。

欣喜之情难以言喻,但害怕猴子受到惊吓,肖林一行人“兴奋地躲在一棵大树背后互相拥抱”。

喜悦之情难以言表,但由于害怕猴子受到惊吓,小林一行人“兴奋地躲在一棵大树后面,互相拥抱”。

肖林的营地建在海拔4300米的地方,生活条件恶劣,每天翻山越岭,途径悬崖峭壁 。守护滇金丝猴37年,肖林从年轻时的“爆炸头”发量,到了如今的稀疏白发。但,他并不觉得累。

“这只猴子差不多四个月,我分得出,因为我们每天都在一起。”老余对拿着单反的游客们讲解道。

“这只猴子快四个月大了。我看得出来,因为我们每天都在一起。”老余用单反向游客解释。

随着滇金丝猴不断被发现,被吸引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。白马雪山保护区在1995年创建了护林队。老余是护林队一开始的创建者,一天6块钱,做了12年。

老余每天跟着猴子们,防止它们被钢丝套困住。“一旦被套住拴在树上,没人看到,就被勒死了。”

老余每天跟着猴子,防止它们被电线护套套住。“有一次你被绑在树上,没人看见,就被勒死了。”

每天,猴子们睡觉了,护林员就回家。第二天,猴子还没起床,护林员就已经在猴子的身边,开启新一天的守护。

老余从45岁开始保护滇金丝猴,到如今已经护猴22年,是保护区护猴最久的人。

老余45岁开始保护云南金丝猴,到现在已经保护猴子22年了,是保护区里年龄最大的人。

老余平均七八天穿破一双鞋,“两天的工钱不够一双鞋。”家里人都不理解,但老余说:“没办法,我愿意做,人的一辈子就做一次能实现的事吧。”

保护区的每一个开放日,老余都会主动给出解释。在开放日,有一个特殊的夏令营,夏令营的所有成员都是流浪者的孩子。

蜂秀才就是其中之一,他来到夏令营了解父亲的工作环境。

“我爸爸是一名护林员。”提到爸爸的职业,蜂秀才脸上满是骄傲。

“我父亲是一名护林员。”说到爸爸的事业,蜂书生的脸上满是自豪。

父亲经常上山下乡,每次放假回家都会和蜂秀才讲许多保护区里的趣事,也会教他如何记录滇金丝猴的出现。

由于护林员的工作常年奔波于高山之间,村里人大都不做了,只有父亲仍在坚持。蜂秀才跟着父亲体验了一天护林员的工作生活,第二天累到无法下地行走,而父亲却坚持了十几年。

因为护林员常年在山上工作,大部分村民都不做,只有父亲还在坚持。蜜蜂学者和父亲一起经历了一天的游侠工作生活。第二天,他累得走不动了,但他的父亲坚持了十多年。

高强度工作令身体每况愈下,蜂秀才心疼却理解:“保护自然是他的理想,所以,我想替他保持下去。”

从第一只滇金丝猴的出现,直到现在,我国滇金丝猴的数量已翻了一倍,达到了3000多只。

从第一只云南金丝猴出现到现在,中国云南金丝猴的数量翻了一番,达到3000多只。

滇金丝猴是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旗舰物种。保护旗舰物种,就是在保护整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。

整个云南金丝猴物种的延续,在于三代猴保护者几十年的血泪汗水。

有人问老余,准备什么时候退休?

老余斩钉截铁地回答:不要退休,一直走到走不动为止。

文案丨李婧琨

设计|王园园

运营丨李广博卢月丽李婧琨

点击展开全文

上一篇:来不及回家弄在车上 火车上美女…